标题含有论语的古诗词 - 25篇
  • 论语引南人言》-作者:佚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论语十则》-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 论语七则》-作者:佚名-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论语十则》-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 论语七则》-作者:佚名-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论语十二章》-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 论语十二章》-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 论语·时习章》-作者:陈普-学专复性习为功,千五百年初发蒙。悦乐已深加不愠,此身与道始流通。
  • 论语绝句 其六十六》-作者:张九成-子张闻语便书绅,太似胸中未识真。忠信笃钦非外物,当于行处用精神。
  • 《读论语-作者:陆游-壮岁贪求未见书,归常充栋出连车。晚窥阙里亲传妙,数简方知已有余。
  • 论语绝句一百首》-作者:张九成-於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此际风流入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
  • 论语绝句 其六十二》-作者:张九成-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于此不投时。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
  • 论语·首序》-作者:陈普-东鲁气势已崔嵬,彼妇无端汶上来。天地未开尧舜运,子西晏子亦桓{鬼隹}。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作者:苏轼-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作者:苏轼-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
  •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作者:黄庭坚-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嚚讼百虫鸣。 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
  • 《入讲论语二首》-作者:徐元杰-温温中旨肃传宣,鲁语书陈诵说专。 圣意聿宗伊洛训,愚臣谨绎考亭编。 寸心...
  • 《入讲论语二首·零》-作者:徐元杰-躬承清问及年丰,蚕麦今还与旧同。 稼穑艰难周圣虑,农桑劝课即田功。 ...
  • 《杂三言 镜论语-作者:江淹-巡青史之残诰。 览朱管之遗册。 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
  • 论语·三省章》-作者:陈普-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 论语·君子不器》-作者:陈普-大学真儒耻小成,一源体用要流行。 当知万物备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 论语·子贡问君子章》-作者:陈普-出话谁能敢不仁,未行未足信於人。 欲求内外皆无间,兑口终须后艮身。...
  • 论语·孝弟章》-作者:陈普-仁民爱物本亲亲,有子当年见亦真。 第一注中明体用,洗空千载说经人。
  • 论语·巧言令色章》-作者:陈普-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兽为邻。 本心面目无难见,识比非仁即是仁。 ...
  • 论语·弟子入则孝章》-作者:陈普-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诗句含有论语的诗句 - 25篇
  • 《寄赠含曦上人》-作者:卢仝-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
  • 《邴原泣学》-作者:未知-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 《最能行》-作者:杜甫-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 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
  • 《杂剧》-作者:未知-楔子(冲末扮李逊抱病,同旦儿、春郎上)(李逊云)腹中晓尽世间事,命里不如天下人。...
  • 《杂剧》-作者:关汉卿-楔子(冲末外扮寇莱公引祗从上)(寇莱公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赢...
  • 《杂剧》-作者:关汉卿-第一折(孛老上,云)老汉来到这长街市上,替三个孩儿买些纸笔。走的乏了,且坐一坐歇...
  • 《杂剧》-作者:高文秀-第一折(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
  • 《杂剧》-作者:郑光祖-楔子(末扮白敏中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试看金榜标名姓,养子如...
  • 《戏文》-作者:未知-第一出家门【临江仙】(末上)一段新奇真故事,须教两极驰名。三千今古腹中存,开言惊...
  • 《杂剧》-作者:马致远-第一折(冲末扮范仲淹同外扮宋公序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
  • 《杂剧》-作者:罗贯中-楔子(石守信引王全斌、潘美及二小卒俱戎装上,诗云)亲统貔貅百万兵,兜鍪日日侍承明...
  • 《邴原泣学》-作者:未知-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 《霍光传》-作者:班固-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
  • 《李侍御墓》-作者:殷奎-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生平信跌荡,之死气不衰。表树...
  • 《答郑闽清》-作者:刘克庄-多着襦裙少裹巾,形容苍槁意清真。旧时论语都忘记,难做深衣社里人。
  • 《荡荡》-作者:陆游-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
  • 《洞霄宫》-作者:苏轼-上帝高居愍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论语》...
  • 《题毕少董翻经图》-作者:杨万里-宋生把卷读且指,李生把卷问奇字。 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笔祖左臂。 春...
  • 《农事稍间有作》-作者:陆游-架犁架犁唤春农,布谷布谷督岁功。 黄云压檐风日美,绿针插水雾雨蒙。 年丰...
  • 《村校书》-作者:刘克庄-短衣穿结半瓢空,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
  •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作者:王哲-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
  • 《和向倅韵·零》-作者:彭龟年-今日若驭风,前日如负甑。 乘兴试一出,意到即为胜。 芗林有高人,能识未病...
  • 《次韵曾侍郎》-作者:张镃-世上曾谁歌白雪,慨叹风人声屡咽。 旋虫时叩岂无闻,尽发宫商方应节。 江西源...
  • 《酬随子直十五兄》-作者:郑獬-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床下矍索穴蟛蜞。 我初来居常吟悲,见君...
  • 《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作者:乐雷发-今傍南轩住,应知理趣精。 通书多似易,论语不言诚。 拟欲...
关于论语的作者信息 - 25篇
  • 陆云-陆云(262~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文学家。祖父陆逊为三...
  • 诗经-【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
  •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
  •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
  • 林亦之-(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
  • 马之纯-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
  • 金履祥-(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
  • 曾季貍-抚州临川人,字裘父,号艇斋。曾宰曾孙。师事吕本中、韩驹,又与朱熹、张栻游。举进...
  • 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
  • 卜子夏-卜子夏(前507~前400)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期卫国南阳城(今...
  • 贾凫西-明末鼓词作家。原名应宠,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署名木皮散客,又作...
  • 梁章钜-主要著作  梁章钜工诗,精鉴赏,富收藏,喜欢研究金石文字,考订史料。勤于读书,...
  • 黄补-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季全,号吾轩。高宗绍兴间进士。为安溪县令。尝游惠州,与陈鹏飞相...
  • 高元振-(1142—1197)宋明州鄞县人,字端叔,人称万竹先生。高琼七世孙。受《易》...
  • 谢贞-天才孝子  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
  • 傅子云-宋抚州金溪人,字季鲁,号琴山。出陆九渊之门,学以明善知本为先,言行中规矩。九渊...
  • 尹焞-(1071—1142)宋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尹源孙。少师事程颐。尝应举,见...
  • 艾畅-清江西东乡人,字至堂。初以举人官临江教授,补广东博罗知县。在官一年即乞归。道光二...
  • 蔡承禧-蔡承禧(1035-1084)字景繁,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蔡居厚父。北宋仁宗...
  • 黄式三-(1789—1862)清浙江定海人,字薇香。道光岁贡生。治《易》、《春秋》,而...
  • 傅德称-(1250—1335)元南安人,字季谟,号古直。六岁通《大学》、《论语》大义。...
  • 朱诰-惠州归善人,字少扬。少颖悟,七岁受《论语》、《孟子》,再读即能诵。长嗜学,通六经...
  • 龙昌期-成都仁寿人,字起之。真宗大中祥符中,注《易》、《诗》、《书》、《论语》、《老子...
  • 伏挺-(约483—约548)南朝梁平昌安丘人,字士标。伏暅子。博学有才思,善效谢康乐,...
  • 冯椅-宋南康都昌人,字仪之,一字奇之,号厚斋。受业于朱熹,性敏博学。光宗绍熙四年进士。...
含有论语的句子 - 6条
含有论语的成语 - 2个
含有论语的成语解释 - 29篇
  •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
  •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 “衒玉自售”-《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
  • “巍巍荡荡”-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
  • “入孝出悌”-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
  • “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
  • “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 “饭蔬饮水”-《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 “沂水弦歌”-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扞曾点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 “一举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
  •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
  • “泣麟悲凤”-①古代以为麟是仁兽,天下太平时乃出现;又以为凤鸟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
  • “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
  • “侃侃訚訚”-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
  • “文子同升”-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
  • “事在萧墙”-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语出《论语 季氏》:“吾恐...
  • “道不相谋”-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
  • “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化若偃草”-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
  • “在陈之厄”-《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
  • “求生害仁”-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 “匹夫小谅”-语本《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以“匹...
  • “免怀之岁”-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
  • “沂水舞雩”-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 “匹夫沟渎”-《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
  • “鲁卫之政”-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
  • “待贾而沽”-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 “如指诸掌”-《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
  • “敬事后食”-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
相关论语搜索信息 - 5条查看更多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
  •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8810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