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含有汉书的古诗词 - 25篇
诗句含有汉书的诗句 - 25篇
关于汉书的作者信息 - 39篇
  • 宋玉-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
  • 班固-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
  • 范晔-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
  • 颜师古-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师古,隋唐以字行,故称颜师古,雍州万年人...
  • 枚乘-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再七国叛乱...
  • 班昭-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 汪藻-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
  • 班彪-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
  • 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今仅存辞赋《招隐士》 1篇。《汉书·艺文志...
  • 班婕妤-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
  • 虞姬-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有美人名虞”...
  • 赵壹-赵壹(本名懿,因后汉书作于晋朝,避司马懿名讳,故作“壹”),约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
  • 徐淑-徐淑,东汉女诗人(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陇西(今甘肃通渭)人。秦嘉,生卒年不...
  • 吴季子-吴季子一般指季札。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
  • 李贤-李贤(653─684):即章怀太子,名明允,唐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
  • 梁鸿-梁鸿,东汉隐士,生卒年不详。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尝受业于太学...
  • 诗经-【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
  • 钱枚-[清](公元1761年~1803年)字枚叔,一字实庭,号谢盫,浙江仁和人。生于清...
  • 沈辽-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
  • 吴宽-(1435—1504)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
  • 郝经-(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
  • 周寿昌-(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
  • 张邦奇-(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
  • 戴圣-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
  • 姚察-(533—606)隋吴兴武康人,字伯审。姚僧垣子。勤于学业,闻见渊博,为时人所推...
  • 钱大昕-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七日,钱大昕出生在江苏嘉定城西四十多里的望仙桥镇。钱...
  • 张和-(1412—1464)苏州府昆山人,字节之。正统四年进士。未几,以疾还里,从学者...
  • 刘臻-(527—598)隋沛国相人,字宣挚。仕于北周,为露门学士。入隋,从高颎伐陈,典...
  • 刘峻-刘峻(463—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
  • 翁甫-建宁崇安人,字景山。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知西安县。召监登闻鼓院,陛对称旨,除资善堂...
  • 吴仁杰-洛阳人,迁居昆山。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蠹隐,又号蠹豪。孝宗淳熙间进士。历罗田令...
  • 冯元-(975—1037)宋广州南海人,字道宗。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临江尉。会诏取...
  • 孔天胤-孔天胤(1505—1581),字汝阳,号文谷子,又称管涔山人,死后门人称文靖先...
  • 陈绎-(1021—1088)宋洛阳人,一作开封人,字和叔。仁宗庆历初进士。任馆阁校勘、...
  • 薛昂-杭州人,字肇明。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徽宗崇宁间历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给事中。无学术...
  • 汪远孙-(1789—1835)浙江钱塘人,字久也,号小米。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 齐召南-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朝官吏。...
  • 慎到-慎到,尊称慎子。古代慎国(今河南省正阳县)人,列国时祖上由山东迁居赵国。《史记》...
  • 刘歆-刘歆(?—23年),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西汉沛(今属江苏)人。高祖弟楚元王...
含有汉书的句子 - 11条
含有汉书的成语 - 1个
含有汉书的成语解释 - 63篇
  • “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
  • “坐树不言”-《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
  • “珠连璧合”-①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
  • “鱼釜尘甑”-《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
  • “徙薪曲突”-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
  • “推梨让枣”-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
  • “食马留肝”-《史记 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
  • “杀马毁车”-《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
  • “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
  • “契船求剑”-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 “批鳞请剑”-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
  • “咸五登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
  • “探丸借客”-《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
  • “驷马高门”-《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
  • “束装盗金”-《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
  • “事核言直”-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跅弛不羁”-放荡不受拘束。《汉书》: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匡鼎解颐”-《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
  • “坎止流行”-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
  • “见羹见墙”-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
  • “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
  • “啮雪吞毡”-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
  • “流水游龙”-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
  • “鸿案鹿车”-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
  • “炙鸡渍酒”-《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
  • “袁安高卧”-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
  • “身操井臼”-语本《后汉书 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
  • “射像止啼”-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
  • “李郭同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
  • “兵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
  • “余子碌碌”-余子:其它的人。谓其它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后汉书·称衡传》:“衡...
  • “狎雉驯童”-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
  • “屯毛不辨”-《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
  • “叔度陂湖”-《后汉书 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叔度...
  • “收之桑榆”-《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无兄盗嫂”-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
  • “却金暮夜”-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
  • “鸿都买第”-《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
  • “弄兵潢池”-《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
  • “养鹰飏去”-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语本《后汉书·吕布传...
  • “求忠出孝”-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
  • “日饮亡何”-每天饮酒,不过问其它的事情。语出《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
  • “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
  • “迎门请盗”-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
  • “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
  • “一顾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
  • “一代宗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贫贱糟糠”-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语本《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
  • “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
  • “鸿案相庄”-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
  • “反风灭火”-汉刘昆为江陵令,县多火灾,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后为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
  • “楚歌之计”-《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
  • “指麾可定”-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
  • “枕中鸿宝”-《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
  • “玉关人老”-《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
  • “无了根蒂”-比喻无所凭依;没有本源。语本《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
  • “千载一弹”-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
  • “南户窥郎”-《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
  • “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
  •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 酷吏传 严延...
  • “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
  • “扫地俱尽”-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
  • “破柱求奸”-《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
相关汉书搜索信息 - 19条查看更多
  •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
  •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该书是研究公孙龙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
  •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刘向在《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Copyright ©2014-2015 http://www.8810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