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云居寺孤桐》
分享数:114
朝代: 唐朝 | 作者:白居易 | 类型:写山|写云|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拼音
yún tóng
[ [ táng cháo ] ] bái
zhū qīng , , qiān 绿 yún wěi       
tíng tíng zhàng , , gāo yóu wèi       
shān sēng nián jiǔ shí , , qīng jìng lǎo       
yún shǒu zhǒng shí , , qīng tóng       
zhí cóng méng , , gāo háo shǐ       
miàn zhī , , zhōng xīn yǒu tōng       
yán shēn zhě , , zhí dāng
云居寺孤桐注音
  • yún
    tóng
  • [
    [
    táng
    cháo
    ]
    ]
    bái
  • zhū
    qīng
    ,
    ,
    qiān
    绿
    yún
    wěi
  • tíng
    tíng
    zhàng
    ,
    ,
    gāo
    yóu
    wèi
  • shān
    sēng
    nián
    jiǔ
    shí
    ,
    ,
    qīng
    jìng
    lǎo
  • yún
    shǒu
    zhǒng
    shí
    ,
    ,
    qīng
    tóng
  • zhí
    cóng
    méng
    ,
    ,
    gāo
    háo
    shǐ
  • miàn
    zhī
    ,
    ,
    zhōng
    xīn
    yǒu
    tōng
  • yán
    shēn
    zhě
    ,
    ,
    zhí
    dāng
例句
与其学那俗态,~,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云居寺孤桐译文
有一株如同青玉般挺立的梧桐树,千万片叶子像绿云般下垂。它高高地挺立着,足有五丈多高,然而它向上生长的志向似乎还没有停止。寺庙里的老和尚已经九十岁了,他清静无为,长寿至今。老和尚自己说,在这棵树还是一颗青桐种子的时候,是他亲手种下的。它从萌芽开始就一直笔直地生长,从细小的毫末开始渐渐长高。这棵树的四周没有旁逸斜出的附枝,树干的中心有通达的纹理。我想告诉那些立身处世的人,做人就应该像这棵孤桐一样,正直而独立。
云居寺孤桐注解
  1. 青玉:形容梧桐树树干的颜色和质地如同青玉般温润、挺立。
  2. 绿云委:“绿云”指叶子繁茂如绿云,“委”有下垂之意,形容叶子茂盛下垂的样子。
  3. 亭亭:形容树木高耸直立的样子。
  4. 高意:向上生长的意愿、志向。
  5. 山僧:云居寺里的和尚。
  6. 萌芽拔:从萌芽状态开始生长,“拔”有生长、突出的意思。
  7. 毫末:指树木的细小嫩芽,比喻极微小的事物。
  8. 附枝:旁生的枝条。
  9. 通理:指梧桐树树干中心的纹理通达。
  10. 孤直:独立、正直,不依附他人。
云居寺孤桐创作背景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云居寺孤桐》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云居寺游览时所作。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官场存在着各种势力的纠葛和斗争。白居易一生积极用世,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在云居寺看到这棵孤桐后,他有感于孤桐的形态和品质,借物抒情,以孤桐自比或者劝诫世人,表达自己对正直、独立人格的崇尚,以及对在复杂社会中如何立身处世的思考。
云居寺孤桐赏析

《云居寺孤桐》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开篇“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梧桐树的外在形态,将其比作青玉,突出其挺拔、温润的质感,“千叶绿云委”形象地写出了叶子的繁茂,“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则进一步强调了它的高大以及向上生长的志向,为后文的托物言志做了铺垫。

接着,“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通过山僧的讲述,交代了梧桐树的来历,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性。“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强调了梧桐树从萌芽到高大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一种积累和坚持的精神。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梧桐树的外形特点,没有旁逸斜出的附枝,更重要的是借 “中心有通理” 来象征人的内心通达、正直。

最后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诗人直接点明主旨,将孤桐的品质上升到立身处世的高度,告诫人们要像这棵孤桐一样,保持独立、正直的品格,不随波逐流,不依附权贵。整首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将自然之物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又富有深意的特点。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