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我长啸着《梁甫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春光呢?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个在朝歌当屠夫,后来在棘津做小贩,八十岁才西去垂钓于渭水之滨的老人吗?他难道会因为自己白发苍苍而对着清水感到羞愧吗?一旦遇到明主,他就会壮气勃发,想要大展经纶。他用了三千六百钓,终于与周文王心意相通。大贤之人就像猛虎一样,一旦遇到时机就会变化,他们未显达时,看起来也和普通人一样。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个高阳酒徒郦食其,从前只是个草野之人,他长揖不拜,去见高鼻子的刘邦。他一进门就不跪拜,尽情地施展雄辩之才,让刘邦的两个女儿停止洗脚,忙不迭地前来迎接。他东去平定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指挥楚汉相争,就像转动蓬草一样轻松。像这样的狂放之士,在落魄的时候都能有如此作为,更何况是壮士处于群雄并起的时代呢!
我想要攀附神龙去见圣明的君主,可是天上的雷公却轰隆隆地敲起天鼓。天帝旁边的那些玉女们,在玩投壶游戏,她们不时地大笑,笑声就像闪电一样耀眼,一瞬间,天地变得昏暗,风雨大作。九重天门无法通行,我用额头去叩门,守门的人却十分愤怒。太阳照不到我的一片精诚之心,我就像杞国人一样,无事却担心天会塌下来。
那些像猰貐一样的坏人,磨牙吮血,争吃人肉,而像驺虞这样的仁兽,连一根草茎都不会折断。我能手接飞猱,搏击雕虎,即使站在危险的焦原上,也不觉得苦。聪明的人可以把才能收起来,而愚蠢的人却骄傲自大,世人看我就像鸿毛一样轻贱。
齐国的三壮士力可排南山,却被齐相用两个桃子设计杀害。吴楚叛乱,如果没有剧孟这样的人才,周亚夫也只能白白地叹息。《梁甫吟》的声音正悲切,张公的两把龙剑,虽然曾经分离,但终有会合的时候。像姜子牙、郦食其这样的人,一旦遇到风云际会,就会从屠夫、酒徒成为一代名臣,大人物虽然有时会遭遇挫折,但最终还是会安定下来的。
《梁甫吟》大约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后所作。李白初入长安,希望能得到唐玄宗的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在长安的经历却充满了挫折和失望,遭到权贵的排挤和谗毁,最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心情悲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创作了这首《梁甫吟》,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梁甫吟》是李白的一首长篇乐府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的开篇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起兴,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渴望。接着,诗人列举了吕尚、郦食其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说明只要遇到明主,即使出身低微,也能成就一番大业。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期许。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用“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等句,描绘了一个黑暗、腐朽的朝廷,权贵们沉迷于享乐,而正直的人却无法接近皇帝。诗人以“杞国无事忧天倾”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等句,表现了自己的勇敢和坚韧。他相信,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自己也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有所作为。最后,诗人以“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遇到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跌宕起伏,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
1. 体裁:《梁甫吟》是一首古乐府楚调曲名,属于乐府诗。乐府诗是汉代开始设立的音乐机构所采集、创作的诗歌,形式自由,内容丰富。
2. 表现手法: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用典手法,如吕尚、郦食其、三壮士、剧孟等典故,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含蓄。同时,还运用了比兴、夸张等手法,如“雷公砰訇震天鼓”“三时大笑开电光”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体现了李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4. 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传说,如吕尚、郦食其、驺虞、剧孟等,以及古代的一些游戏和礼仪,如投壶、长揖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梁甫吟》。这首诗是李白在遭受挫折后创作的,充满了他的悲愤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我们看诗的开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诗人在这里通过“梁甫吟”这个曲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他问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美好的春天,其实就是在问什么时候才能有清明的政治,自己才能得到重用。
接着,诗人举了吕尚和郦食其的例子。吕尚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之前他做过屠夫、小贩,但是一旦遇到明主,他就大展经纶。郦食其原本是个草野之人,但是他凭借自己的雄辩之才,为刘邦立下了大功。这说明,只要有才华,即使出身低微,也能有一番作为。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现实的黑暗。“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这里的“雷公”“玉女”象征着朝廷中的权贵,他们只知道享乐,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诗人用“杞国无事忧天倾”来形容自己,虽然国家表面上看起来没事,但是他却担心国家会出问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自己的勇敢和坚韧。“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他说自己能够像勇士一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最后,诗人以“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作结,他相信自己就像那两把宝剑一样,终有一天会遇到合适的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首诗运用了很多典故和修辞手法,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理解。李白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首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