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知识
首 页
专 题
名言名句
古典文学
成语大全
知识大全
诗词大全
古诗辞赋
诗词译文
诗词鉴赏
诗文作者
作者生平
作者成就
作者介绍
文学古籍
古籍译文
古籍注释
古籍读解
搜 索
在线词典
首页
名句大全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注音/解析/接龙
厉鹗
厉鹗(1692~1752)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诗多游览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清淡娴雅,幽新隽妙,尤长于五言诗。代表作有《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等。厉鹗又是浙派词的领袖,其词多咏物怀古,如[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等,句式练达,措词高雅。著作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卷等。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厉鹗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
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
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
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
热门推荐
rementuijian
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热度:91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热度:83
富春县前江势奔,危楼如画俯山根。
热度:76
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
热度:76
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热度:70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
热度:68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热度:68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
热度:67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
热度:64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热度:60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分享
朝代:清朝
|
作者:厉鹗
|
出自: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点击数:
原文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
名句注音
fǔ
俯
jiāng
江
tíng
亭
shàng
上
hé
何
rén
人
zuò
坐
?
?
kàn
看
wǒ
我
biǎn
扁
zhōu
舟
wàng
望
cuì
翠
wēi
微
名句接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
来自《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微风惊暮坐)》
微雨花间,昼闲。
--
来自《河传(春浅,红怨)》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
来自《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
来自《蓄英(秋风兮萧萧)》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
来自《情诗(微阴翳阳景)》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
来自《情诗(高殿郁崇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
来自《咏雪(微风摇庭树)》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来自《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
来自《侧犯(恨春易去)》
微风但觉杉香满, 烈日方知竹气寒。
--
来自《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
--
来自《风咏》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
来自《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微风暗度香囊转, 胧月斜穿隔子明。
--
来自《友封体》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
来自《会真诗三十韵》
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
--
来自《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微之谪去千馀里,太白无来十一年。
--
来自《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微之诗卷忆同开,假日多应不入台。
--
来自《雨中携元九诗访元八侍御》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
来自《寄崔少监》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
来自《岁暮寄微之三首》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
来自《六月三日夜闻蝉》
网站地图Html版
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