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知识
首 页
专 题
名言名句
古典文学
成语大全
知识大全
诗词大全
古诗辞赋
诗词译文
诗词鉴赏
诗文作者
作者生平
作者成就
作者介绍
文学古籍
古籍译文
古籍注释
古籍读解
搜 索
在线词典
首页
名句大全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注音/解析/接龙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他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他的诗大多是与友人的酬答唱和之作,主要叙述了自己的生平、志向与人生态度,为温饱而四处奔波的苦难生活。王令一生艰难,心情一直比较沉郁,这类诗的基调也比较低沉。王令一生不应举,不做官,生活在社会底层,接近贫苦大众而远离统治阶级,所以他的不少诗篇深刻反映了连年的灾荒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给民众带来的疾苦,更可贵的是,诗人还能明确地指出这种苦难来自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展示自己救民众于苦难之志愿,《梦蝗》诗是其代表作,诗人这样以锋利的笔触,剥掉达官贵人们“仁义儒”、“尧舜趋”的外衣,显露他们“虎豹身”、“虫蛆腹”的原形,指出剥削阶级搜刮民脂民膏实比蝗虫更为残酷可恨的诗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多见的。由此也不难看出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王令对当时社会的观察与认识是极为深刻的。难怪当年王安石阅读了王令的诗后,曾一再称赞说王令“诗有叹苍生而泪垂之说”。其他如《暑旱苦热》、《饿者行》、《暑热思风》等诗篇,也都因此而深受后人称赞。令(1032—1059),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五岁父母双亡,随叔祖王乙移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十六七岁自立门户,在天长(今属安徽)、高邮(今属江苏)、江阴(今属江苏)等地授徒为生。至和元年(1054),在高邮拜识王安石,受其赏识,此后成为至交。由于王安石的称誉,王令的诗歌始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带,王令逐渐成了一个颇负盛名的诗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将其妻之堂妹嫁给他,次年他便在常州(今属江苏)病逝,年仅二十八岁。王安石《思逢原》一诗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不为世用表示惋惜。 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集中度过的,他自称志在贫贱而不愿屈就科举功名,有时生活无着,常陷于极度窘迫的境地。曾模仿韩愈作《送穷文》形容自己的情形是:“拘前迫后,失险堕深,举头碍天,伸足无地,……刻瘠不肥,骨出见皮,冬燠常寒,昼短犹饥。”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饱尝人生之辛苦,而孤倔不苟的秉性,又使他于贫贱中激发出愤疾兀傲的意气。他的诗多哀吟自我生活的贫苦,兼及社会的黑暗不平与民生的荒寒苍凉,表现自己贫贱不改其度的意志与节操。艺术上,王令的诗受到了中唐韩愈、孟郊、卢仝等人的深刻影响,气概健举,想象奇特,词句生硬。咏物写景、感事议论的长篇古诗尤其如此。仁宗朝以来,诗坛一改宋初三朝之浮靡芜鄙风习,新一代诗人中颇有一些作诗高扬气概,风格健举的,如石延年、苏舜钦、欧阳修、李觏、郭祥正、徐积等人,或师法“韩孟”,或追摹“李杜”,总归取法唐之中、盛雄健高远的作派。在诸多效法“韩孟”的诗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既学韩诗的雄迈劲健、奇古奥衍,又学孟郊的冷僻尖峭与惨淡深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体诗也不乏开阔矫健的表现方式与境界,而近于杜甫律绝的风格。大概由于短命和作诗求奇,人们常把王令与唐代诗人李贺相比,但两人的风格差异还是较明显的。王令偏于奇健峭厉、愤嫉冷僻,而不似李贺那般幽幻瑰丽、哀感顽艳。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诸如"长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等句,均笔意纵横、气格雄壮。《暑旱苦热》尤其突出:"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刘克庄称其诗"骨气老苍,识度高远"(《后村诗话·前集》)。其他如《不雨》、《良农》、《饿者行》、《和洪与权逃民》及五言长诗《梦蝗》等篇,则同情民间疾苦,对黑暗政治作了深刻的揭露。《松》、《大松》、《次韵和人古松》等诗,托物寄兴,抒发了崇高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慨。《庭草》、《江上》、《金山寺》等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不过,有些作品有生硬粗率之病,艺术上还不够成熟。王令诗文由其外孙吴说编为《广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业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据嘉业堂本校点,诗赋文21卷。另有《拾遗》、《附录》、《年谱》等。王令的诗风,或清新,如《舟次》;或豪放,如《暑旱苦热》、《龙池二绝》等。其古诗,大都格调高古,诗语奇险,深受唐代诗人韩愈、孟郊诗风的影响。《四库总目提要》评王令的诗道:“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虽得年不永,未能锻炼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倨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这可谓一语中的。王令的《张巡》酷似韩诗,而《秋居》等则分明是受了孟诗的影响。
王令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热门推荐
rementuijian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热度:99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热度:93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热度:92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热度:92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热度:3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热度:3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热度:3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热度:2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热度:2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热度:2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
分享
朝代:宋朝
|
作者:王令
|
出自:
《送和秘校》
点击数:
原文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
致身富贵时宁少,仕道功名古亦艰。
好说青山从我老,当分白日与君闲。
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名句注音
yě
野
kè
客
cóng
从
shuí
谁
hū
忽
jiě
解
yán
颜
,
,
lè
乐
wén
闻
gāo
高
lùn
论
yàn
厌
fán
樊
jiān
间
。
。
名句接龙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
--
来自《续梦中十韵》
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
--
来自《陪李郎中夜宴》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
来自《文帝议佐百姓诏》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
来自《车舝》
间嫩叶题诗哨梅小,乍遍水、新萍圆碧。
--
来自《杜韦娘》
间平襟度,濮邸行尊崇。
--
来自《满庭芳(为赵西外寿)》
间世麒麟降自天。
--
来自《鹧鸪天(赠外孙夔)》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
来自《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
--
来自《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文章万选钱。
--
来自《鹧鸪天(寿熊左史)》
间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
来自《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
间阻佳期,咫尺雾迷云障。
--
来自《【正宫】汲沙尾南 四景》
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
--
来自《【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间阻风吹散楚岫云,水淹断蓝桥路。
--
来自《【南吕】一枝花_间阻风吹散》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
来自《文帝议佐百姓诏》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
来自《车舝》
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
来自《宋公宅送宁谏议》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
来自《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间歌在堂,万舞在庭。
--
来自《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
--
来自《续梦中十韵》
网站地图Html版
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