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送施肩吾东归》
分享数:123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籍 | 类型:写山|写人|惆怅|写云|

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

世业偏临七里濑, 仙游多在四明山。

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拼音
sòng shī jiān dōng guī
[ [ táng cháo ] ] zhāng
zhī jun1 běn shì yān xiá , , bèi jiàn yīn lái chéng què jiān       
shì piān lín lài , ,        xiān yóu duō zài míng shān       
zǎo wén shī chuán rén biàn , , xīn míng dào chù xián       
chóu chàng tíng xiàng sòng , , yún zhōng shù tóng pān
送施肩吾东归注音
  • sòng
    shī
    jiān
    dōng
    guī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 zhī
    jun1
    běn
    shì
    yān
    xiá
    ,
    ,
    bèi
    jiàn
    yīn
    lái
    chéng
    què
    jiān
  • shì
    piān
    lín
    lài
    ,
    ,
     
    xiān
    yóu
    duō
    zài
    míng
    shān
  • zǎo
    wén
    shī
    chuán
    rén
    biàn
    ,
    ,
    xīn
    míng
    dào
    chù
    xián
  • chóu
    chàng
    tíng
    xiàng
    sòng
    ,
    ,
    yún
    zhōng
    shù
    tóng
    pān
送施肩吾东归古诗译文

我知道你本是热爱山水烟霞的人,因被举荐才来到这城阙之间。家族世代的产业恰好临近七里濑,你寻仙游历多在四明山。早听闻你的诗句已在世间广泛流传,新得科名后到处悠然自在。在灞亭惆怅地为你送别,云中的琪树我们已无法一同攀折。

送施肩吾东归古诗注解
  • 烟霞客:指喜爱山水、隐居山林的人。
  • 城阙:指京城。
  • 世业:家族世代相传的产业。
  • 七里濑:在浙江桐庐严陵山西,两山夹峙,水流湍急。
  • 四明山:在浙江宁波西南,道家以为第九洞天,传为仙人所居。
  • 科名:科举功名。
  • 灞亭:即灞桥亭,在长安东灞水上,古人多在此送别。
  • 琪树:神话中玉树,这里比喻仙境。
送施肩吾东归创作背景

施肩吾本是隐居山林、热爱山水之人,因被举荐来到京城求取功名。在他新得科名后准备东归时,张籍写下此诗为其送别。当时科举入仕是文人实现抱负的重要途径,施肩吾虽得科名,但他本就钟情山水,此次东归或许是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状态。

送施肩吾东归古诗赏析

首联点明施肩吾的本性和此次来京城的缘由,“知君本是烟霞客”,一个“本”字突出他热爱山水的天性,“被荐因来城阙间”则交代了他来到京城的偶然。颔联介绍其家族产业和常去的游历之地,“七里濑”和“四明山”的描绘,展现出施肩吾生活环境的清幽和他对山水的眷恋。颈联写施肩吾的才华和新得科名后的闲适,“早闻诗句传人遍”体现其诗名远扬,“新得科名到处闲”则暗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尾联“惆怅灞亭相送去”,直接抒发了送别时的惆怅之情,“云中琪树不同攀”寓意两人此后人生道路不同,一个回归山水,一个或许还在尘世奔波,有着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惆怅。

送施肩吾东归知识点

1. 施肩吾是唐代诗人,字希圣,号东斋,又号栖真子。他工诗,与张籍友善。

2. 七里濑和四明山都是浙江的名胜之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3. 灞桥是古代长安的重要送别之地,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送别诗,灞桥也因此成为了离别文化的象征。

送施肩吾东归讲解

这首诗围绕着施肩吾的经历和性格展开。开篇通过“烟霞客”和“城阙间”的对比,突出施肩吾的独特。中间两联从不同方面刻画施肩吾,家族背景、游历之处体现他的生活情趣,诗名和科名展现他的才华和机遇。尾联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以“惆怅”和“不同攀”表达出离别的复杂心情。在学习这首诗时,可以从诗人的用词、意象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入手,体会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来展现友人的形象和自己的情感。同时,了解诗中涉及的地理、文化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