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醉答乐天》
分享数:108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雪|写人|写云|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拼音
zuì tiān
[ [ táng cháo ] ] liú
luò chéng luò chéng guī , , rén rén jīn zhuǎn       
jiē xuě zàn shí bié , , zhōng yún jiān xiàng zhú fēi
醉答乐天注音
  • zuì
    tiān
  • [
    [
    táng
    cháo
    ]
    ]
    liú
  • luò
    chéng
    luò
    chéng
    guī
    ,
    ,
    rén
    rén
    jīn
    zhuǎn
  • jiē
    xuě
    zàn
    shí
    bié
    ,
    ,
    zhōng
    yún
    jiān
    xiàng
    zhú
    fēi
醉答乐天古诗译文

洛阳城啊洛阳城,我何时才能回去?旧日的友人啊,如今越发稀少了。不要叹息在这风雪中我们暂时分别,最终我还是打算与你在云间一同追逐飞翔。

醉答乐天古诗注解
  • 洛城:指洛阳城。
  • 故人:旧交,老朋友。
  • 转稀:越发稀少。
  • :叹息。
  • 终拟:最终打算。
  • 相逐飞:互相追逐着飞翔。
醉答乐天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禹锡与白居易交往期间。当时二人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分别,在分别之际,白居易可能有所感慨或担忧,刘禹锡便写下此诗以醉态回应。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此诗也体现了他与友人分别时的这种心境。

醉答乐天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以反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人日渐稀少的感慨。两个“洛城”、两个“故人”的重叠使用,强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则笔锋一转,展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一面。他劝慰友人不要为暂时的分别而叹息,相信未来他们能够在高远的云间一同追逐飞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流逝、友人离散的伤感,又有对友情和未来的乐观态度。

醉答乐天知识点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其诗歌风格豪放豁达,常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醉答乐天讲解

这首诗整体围绕着分别与相聚展开。前两句通过对洛阳城和故人的反复提及,营造出一种怀旧和伤感的氛围。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老友的牵挂跃然纸上。而后两句则是全诗的亮点,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乐观。在分别的雪天里,诗人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以一种豪迈的姿态展望未来,用“云间相逐飞”的意象,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让整首诗更富有感染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