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陈与义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襄邑道中》
分享数:395
朝代: 宋代 | 作者:陈与义 | 类型:写风|写花|写云|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拼音
xiāng dào zhōng
[ [ sòng dài ] ] chén
fēi huā liǎng àn zhào chuán hóng , , bǎi bàn fēng       
kàn mǎn tiān yún dòng , , zhī yún dōng
襄邑道中注音
  • xiāng
    dào
    zhōng
  • [
    [
    sòng
    dài
    ]
    ]
    chén
  • fēi
    huā
    liǎng
    àn
    zhào
    chuán
    hóng
    ,
    ,
    bǎi
    bàn
    fēng
  • kàn
    mǎn
    tiān
    yún
    dòng
    ,
    ,
    zhī
    yún
    dōng
襄邑道中注解

  ①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
  ②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
  ③不知:不知道。
  ④俱东:指一起向东。

襄邑道中译文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襄邑道中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襄邑道中赏析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古人行船,最怕逆风。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
  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襄邑道中名家点评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气氛活泼轻快。用字朴素,句法自然,抒情写景却都有一定的深度。写绮丽之景而不落于纤巧,都带有一些浑然之气。
  武汉大学教授萧作铭:这首诗以红、绿、蓝、白相间,着色鲜艳,全用白描而不事雕琢,写得光景明丽,流荡自然。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