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野望》
分享数:136
朝代: 唐朝 | 作者:杜甫 | 类型:写雪|写风|写山|写马|写人|写桥|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拼音
wàng
[ [ táng cháo ] ]
西 shān bái xuě sān chéng shù , , nán qīng jiāng wàn qiáo       
hǎi nèi fēng chén zhū , , tiān lèi shēn yáo       
wéi jiāng chí gòng duō bìng , , wèi yǒu juān āi shèng cháo       
kuà chū jiāo shí , , kān rén shì xiāo tiáo
野望注音
  • wàng
  • [
    [
    táng
    cháo
    ]
    ]
  • 西
    shān
    bái
    xuě
    sān
    chéng
    shù
    ,
    ,
    nán
    qīng
    jiāng
    wàn
    qiáo
  • hǎi
    nèi
    fēng
    chén
    zhū
    ,
    ,
    tiān
    lèi
    shēn
    yáo
  • wéi
    jiāng
    chí
    gòng
    duō
    bìng
    ,
    ,
    wèi
    yǒu
    juān
    āi
    shèng
    cháo
  • kuà
    chū
    jiāo
    shí
    ,
    ,
    kān
    rén
    shì
    xiāo
    tiáo
例句
他的晚期作品,已失去早年的锋芒,在那些东拼西凑的离奇情节中,除了傍人篱壁的陈旧说教外,毫无真知灼见。 
野望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军队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横跨在清江之上。

四海之内战火纷飞,诸弟远隔,我漂泊天涯,只能涕泪横流。

我只有将迟暮之年,交给多病的身体;却没有丝毫的功劳,来报答圣明的朝廷。

我骑马来到郊外,常常极目远望,不忍心看到人事日益萧条的景象。

野望注解
  1.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宝顶终年积雪。
  2. 三城戍: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4. 清江:指锦江。
  5.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6.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7.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已近暮年。
  8.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野望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都分散在各地,音信不通。他自己漂泊西南,年老多病,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登上郊外的高处远望,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他对国家和亲人的忧虑,以及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野望赏析

《野望》是杜甫的一首经典七言律诗,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开篇描绘了西山积雪的壮观景象和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优美风光,以景开篇,气势宏大。同时,“三城戍”也暗示了时局的紧张,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由写景转为抒情。“海内风尘”点明了当时战乱的社会现实,“诸弟隔”表达了对离散弟弟们的思念和牵挂,“天涯涕泪一身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漂泊天涯、孤独无依的痛苦,涕泪纵横的形象跃然纸上。

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已到迟暮之年,却又疾病缠身,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体现了杜甫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诗人骑马出郊,极目远望,看到的是战乱后人事萧条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不堪”二字,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忧虑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描写野望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感,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苦难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