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汉》
分享数:132
朝代: 唐朝 | 作者:杜甫 | 类型:写风|写马|思归|写云|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拼音
jiāng hàn
[ [ táng cháo ] ]
jiāng hàn guī , , qián kūn       
piàn yún gòng tiān yuǎn , , yǒng yuè tóng       
luò xīn yóu zhuàng , , qiū fēng bìng       
lái cún lǎo , , zhǎng
江汉注音
  • jiāng
    hàn
  • [
    [
    táng
    cháo
    ]
    ]
  • jiāng
    hàn
    guī
    ,
    ,
    qián
    kūn
  • piàn
    yún
    gòng
    tiān
    yuǎn
    ,
    ,
    yǒng
    yuè
    tóng
  • luò
    xīn
    yóu
    zhuàng
    ,
    ,
    qiū
    fēng
    bìng
  • lái
    cún
    lǎo
    ,
    ,
    zhǎng
例句
得见钱唐陈小云司马《香畹楼忆语》钞本一种,~,亟问假归,手录展玩。(清·王维鋆《香畹楼忆语序一》)
江汉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着故乡渴望归去,在这天地之间,我不过是一个迂腐的老书生罢了。

那一片孤云与我一同飘向远方的天际,漫漫长夜中,唯有明月与我这孤独的人相伴。

虽然已到了人生的暮年,就如同那西下的落日,但我的雄心壮志依然不减;秋风萧瑟,可我的病体却仿佛要在这秋意中复苏。

自古以来就重视留存老马,不是为了让它去长途跋涉,而是看重它的经验和智慧。

江汉注解
  1. 江汉:长江和汉水之间的地区,诗中杜甫漂泊于此。
  2. 思归客:思念故乡,渴望回去的人,杜甫自指。
  3. 乾坤:天地。
  4. 腐儒:迂腐的书生,这里是杜甫的自谦之辞。
  5. 片云:一片云,诗人以云自比,象征漂泊无依。
  6. 永夜:长夜。
  7. 落日:比喻暮年,杜甫此时已年老。
  8. 心犹壮:雄心壮志依然强烈。
  9. 秋风:点明季节,也有肃杀之意。
  10. 病欲苏:病情好像要痊愈,有振作之意。
  11. :留存,饲养。
  12. 老马:杜甫以老马自比,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
  13. 取长途:要求它去长途跋涉。
江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时所作。此时的杜甫,已到暮年,生活困苦,疾病缠身,且长期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然而,尽管处境艰难,他的报国之志却未曾消减。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杜甫写下了这首《江汉》,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但仍心怀壮志的心境,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江汉赏析

《江汉》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开篇“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笔触,点明了自己漂泊的处境和身份,“思归客”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腐儒”则是自谦中带有无奈与自嘲。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这两句写景,同时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片云”象征着自己漂泊无依,与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将诗人在漫漫长夜中的孤寂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笔锋一转,展现出诗人的乐观和壮志。尽管已到暮年如“落日”,但“心犹壮”表明他的雄心未减;“秋风病欲苏”更是体现出他在困境中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最后“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运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诗人以老马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仍有经验和智慧,虽不能长途跋涉,但依然有其价值,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却仍希望能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的愿望。

整首诗,杜甫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相结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漂泊的孤独和生活的困苦,又展现了壮志未酬的豪情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