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
分享数:63
朝代: 宋朝 | 作者:张耒 | 类型:写景|写雪|写风|写山|写水|景物|

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

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

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

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

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

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

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

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

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拼音
guī líng wān fēng sān yáo dǎo shān ér fēng zhǐ
[ [ sòng cháo ] ] zhāng lěi
shuǐ duō fēng sān zhōu        tiān hán tāo è àn téng lóng qiú        gèng chuán péng míng lěng fēng qīn dāo        píng míng zhū shān xuě làn màn lín qiú        gāo gōng xiào xiàng pāi pāi chuán tóu        shuǐ xiǎo shén bìn héng xīng móu        cāng dǎo yīng zhī yàn zhì liú        shāo qíng jǐng hǎo liǔ hán xīn róu        chūn fēng jiù yíng dōng zhōu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注音
  • guī
    líng
    wān
    fēng
    sān
    yáo
    dǎo
    shān
    ér
    fēng
    zhǐ
  • [
    [
    sòng
    cháo
    ]
    ]
    zhāng
    lěi
  • shuǐ
    duō
    fēng
    sān
    zhōu
    tiān
    hán
    tāo
    è
    àn
    téng
    lóng
    qiú
    gèng
    chuán
    péng
    míng
    lěng
    fēng
    qīn
    dāo
    píng
    míng
    zhū
    shān
    xuě
    làn
    màn
    lín
    qiú
    gāo
    gōng
    xiào
    xiàng
    pāi
    pāi
    chuán
    tóu
    shuǐ
    xiǎo
    shén
    bìn
    héng
    xīng
    móu
    cāng
    dǎo
    yīng
    zhī
    yàn
    zhì
    liú
    shāo
    qíng
    jǐng
    hǎo
    liǔ
    hán
    xīn
    róu
    chūn
    fēng
    jiù
    yíng
    dōng
    zhōu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译文
这里的积水区域常常刮起猛烈的大风,连续三天都阻碍着我的行舟前行。天气寒冷,江中的波涛汹涌险恶,岸边的洞穴里仿佛潜藏着巨龙。五更时分,船篷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寒冷的风钻进了我的被子里。天亮的时候,看到周围的群山都覆盖着白雪,那洁白的雪就像灿烂地铺着的美玉一样。船夫们相互笑着对望,轻轻地拍打着船头。水神就是那小孤山的神灵,她有着如雾般的鬓发,横斜着明亮如星的眼眸。我在仓促之间向她祈祷,她马上就有了回应,知道我已经厌烦了长久地滞留在这里。天气渐渐放晴,景色变得美好起来,柳色呈现出清新柔和的样子。那春风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样,迎接我进入东州。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注解
  1. 龟陵湾:诗中所提到的地点,作者行舟受阻的地方。
  2. 积水:这里指水域,可能是较大的江河等。
  3. 风止:风停止。
  4. 岸窟:岸边的洞穴。
  5. 龙虬:指蛟龙,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形容岸边洞穴仿佛藏着蛟龙,突出环境的险恶。
  6. 衾裯(qīn dāo):指被子和床帐,这里泛指睡觉的卧具。
  7. 琳球:美玉,这里用来比喻洁白的雪。
  8. 篙工:撑船的船夫。
  9. 水魄:这里指水神,即小孤神。
  10. 小孤神:传说中掌管小孤山一带水域的神灵。
  11. 雾鬓:形容鬓发像雾一样,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12. 星眸:明亮如星的眼眸。
  13. 仓卒:同“仓促”,指匆忙、急迫。
  14. 厌滞留:厌烦长时间的停留。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创作背景
张耒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次乘船出行途中,于龟陵湾遭遇大风天气,连续三日无法继续前行,被困在舟中的情况下创作的。在困境中,作者不仅要忍受寒冷和恶劣的天气,还对行程的延误感到无奈和厌烦。他向传说中的小孤神祈祷,而风果然停止,天气转晴,作者有感于这一经历,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龟陵湾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行舟受阻时的恶劣环境以及天气转晴后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从被困的无奈到得以继续前行的喜悦心情。

诗的开篇“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直接点明了行舟受阻的原因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无奈和焦急的基调。接着“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通过对寒冷天气和汹涌波涛的描写,以及对岸边洞穴的想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

“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在舟中所感受到的寒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天亮后的雪景描写则十分优美,将白雪比作美玉,展现出一种纯净而美好的画面,与之前的恶劣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通过船夫们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他们对风停的喜悦,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对小孤神的描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赋予了神灵美丽的形象。“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表达了作者对神灵及时回应的感激之情。

最后“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描写了天气放晴后美好的景物,尤其是柳色的清新柔和,以及将春风比作故旧,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即将继续前行的期待和愉悦之情。

整首诗层次分明,描写细腻,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又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情景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