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山家》
分享数:130
朝代: 宋朝 | 作者:刘因 | 类型:写景|写风|写花|写山|写水|写马|古诗三百首|闲适|落花|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拼音
shān jiā
[ [ sòng cháo ] ] liú yīn
shuǐ luàn míng xiá , , zuì xiù yíng fēng shòu luò huā       
guài jiàn tóng chū mén wàng , , què shēng xiān dào shān jiā
山家注音
  • shān
    jiā
  • [
    [
    sòng
    cháo
    ]
    ]
    liú
    yīn
  • shuǐ
    luàn
    míng
    xiá
    ,
    ,
    zuì
    xiù
    yíng
    fēng
    shòu
    luò
    huā
  • guài
    jiàn
    tóng
    chū
    mén
    wàng
    ,
    ,
    què
    shēng
    xiān
    dào
    shān
    jiā
简析

  诗歌前两句写景情景相生,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画面感强。

  诗中马蹄踏水,水波激荡,明霞散乱,天光水色,闪烁迷离,天上地下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两种景物被聚拢于马蹄之下,有了化静为动的意趣。

  醉袖乘马迎风飘举,林花因风而落,落而沾袖,动静结合,写出了花树葱茏,人醉美景的意蕴。

  溪水的潺湲、马的蹄踏和天上的明霞、山中的林花交相辉映,有声有色。透露出诗人恬适的心境。

山家译文
  策马踏溪,搅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我挥洒着衣袖,迎面吹来的微风还夹杂着飘落的花瓣。 看到已经站在溪旁的孩童,甚使人惊奇,原来是他听到鹊声而早早出门迎接了。
山家注解
  山家:居住在山区的隐士之家。
  醉袖:醉人的衣袖。
  怪见:很奇怪地看到。
  溪童:站在溪旁的孩童。
  鹊声:喜鹊的鸣叫声。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