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先秦 | 作者:蒋士铨 | 类型:写风|写人|母亲|古诗三百首|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suì
岁
mù
暮
dào
到
jiā
家
[
[
xiān
先
qín
秦
]
]
jiǎng
蒋
shì
士
quán
铨
ài
爱
zǐ
子
xīn
心
wú
无
jìn
尽
,
,
guī
归
jiā
家
xǐ
喜
jí
及
chén
辰
。
。
hán
寒
yī
衣
zhēn
针
xiàn
线
mì
密
,
,
jiā
家
xìn
信
mò
墨
hén
痕
xīn
新
。
。
jiàn
见
miàn
面
lián
怜
qīng
清
shòu
瘦
,
,
hū
呼
ér
儿
wèn
问
kǔ
苦
xīn
辛
。
。
dī
低
huái
徊
kuì
愧
rén
人
zǐ
子
,
,
bú
不
gǎn
敢
tàn
叹
fēng
风
chén
尘
。
。
-
suì
岁
mù
暮
dào
到
jiā
家
-
[
[
xiān
先
qín
秦
]
]
jiǎng
蒋
shì
士
quán
铨
-
ài
爱
zǐ
子
xīn
心
wú
无
jìn
尽
,
,
guī
归
jiā
家
xǐ
喜
jí
及
chén
辰
。
。
-
hán
寒
yī
衣
zhēn
针
xiàn
线
mì
密
,
,
jiā
家
xìn
信
mò
墨
hén
痕
xīn
新
。
。
-
jiàn
见
miàn
面
lián
怜
qīng
清
shòu
瘦
,
,
hū
呼
ér
儿
wèn
问
kǔ
苦
xīn
辛
。
。
-
dī
低
huái
徊
kuì
愧
rén
人
zǐ
子
,
,
bú
不
gǎn
敢
tàn
叹
fēng
风
chén
尘
。
。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译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译 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译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 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但古诗中表现这一题材的作品却不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孟郊的《游子吟》,说尽了天下父母爱子之心。蒋士铨这首《岁暮到家》则从另一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心,与孟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对儿子的爱心没有止境,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是上句的最好注脚。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说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尚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细细缝好御寒的冬衣,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