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生平
点击数:94
原文《采桑子
朝代:宋朝 | 作者:晏几道 | 类型:写风 寂寞

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

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

一曲离亭,借与青楼忍泪听。

  张惠言先祖自宋初由安徽滁州迁至武进,因之而为武进人。出生世代业儒的贫寒家庭,从七世祖张典以下到他的祖父张金第、父亲张蟾宾都以教授乡里为谋生方式。张惠言四岁丧父,生活贫寒,赖其母姜氏与姊观书(长惠言四岁)作女工,将他与遗腹而生的弟弟张翊(后改名琦)抚养成人。据其《先妣事略》记载,张惠言九岁离家,至常州城中依伯父张思楷读书。“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飧,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尔姊尔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其早年的艰难困苦于此可见一斑。

  迫于家贫,年十四,即为童子师。乾隆四十一年(1776)娶国子监生吴承绂之女为妻。次年,补县学附生,开始科举之路。乾隆四十四年(1779)试高第,补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高中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赴礼部会试,中正中榜。中正榜是从当年会试落第者挑选合乎要求者,任命为内阁中书或国子监学等职。张惠言考取了景山宫官学教习,教授内务府佐领以下官宦子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教学之余,与邓石如、陆以宁、吴德旋、孙星衍切磋古文词赋,与杨随安交流易学,学术境界得到提升。乾隆五十九年(1794)奔母丧,两年后,应时任富阳县令的挚友恽敬之邀,至浙江富阳县编修县志。未等县志修成,恽敬调任贵州江山县为官,张惠言至歙县,在江承之家授馆收徒。嘉庆二年(1797),易学著述相继问世。与张琦合编影响深远的《词选》。

  嘉庆四年(1799),第七次会试,中二甲进士,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六年(1801)四月,散馆,奉旨以部属用,朱珪奏改翰林院编修。嘉庆七年(1802)六月,卒于官,年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