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创作背景
点击数:0
原文《金明池
朝代:宋朝 | 作者:僧仲殊 | 类型:写风 写花 写水 写人 情怀 写云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的,已成幽恨。

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愁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关于这首《金明池》的具体创作背景并无十分确切的记载。僧仲殊生活在北宋时期,他虽是僧人,却才情横溢,其词作风格多样。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暮春时节,作者目睹春光流逝,由此引发内心的感慨和愁绪,或许也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某些思考。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抒发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