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兰若试茶歌古诗赏析
点击数:0
原文《西山兰若试茶歌
朝代: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雨 写风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人 写茶 写草 写云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 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 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 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这首诗是唐代茶诗中的佳作。诗的开篇描绘了山寺中茶树生长的景象,和尚亲自采摘茶芽、炒制、煮茶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品茶的雅趣。“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煮茶的声音和茶汤的泡沫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则从嗅觉和味觉的角度,写出了茶的香气和口感对人的影响,让人身心舒畅。诗中还将茶的生长环境与其他地方进行对比,强调了竹下莓苔地的独特,体现了作者对茶品质的追求。最后,作者通过与蒙山、顾渚春茶的对比,以及对“眠云跂石人”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崇尚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幽,既展现了茶的魅力,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