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古诗赏析
点击数:0
原文《暗香
朝代:宋朝 | 作者:姜夔 | 类型:写雪 写风 写花 写人 江南 写湖 西湖 黄昏 月夜 写梅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暗香》《疏影》是姜夔的自度曲,这两首词是姜夔咏梅的代表作。词中通过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法,将梅花的形象与历史典故、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哀怨的意境。

上阕以回忆起笔,描绘了昔日在梅花边吹笛、与美人攀折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笔锋一转,感叹自己如今像何逊一样渐渐老去,失去了往日的才华和激情。“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以梅花的清冷幽香,烘托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江国,正寂寂”,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表达了想寄去梅花却路途遥远的无奈和惆怅。“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通过酒杯和红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回忆起曾经与美人携手同游西湖,千万株梅树压满寒碧湖水的美景,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下阕继续描写梅花,运用了多个典故,赋予梅花丰富的象征意义。“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将梅花比作一位在客居他乡时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幽独。“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以昭君自比,表达了自己流落他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梅花落额的典故,增添了梅花的妩媚和娇柔。“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和呵护之情。“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表达了对梅花飘零的无奈和哀怨。“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以梅花化作小窗上的一幅横幅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不可挽回,给人留下无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