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有茨讲解
点击数:0
原文《墙有茨
朝代:先秦 | 作者:诗经 | 类型:

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存在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诗人用“墙有茨”这样的自然景象作为比喻,暗示这些丑事就像难以处理的蒺藜一样,难以被掩盖和消除。每一章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这些丑事的不可言说,先是说讲出来很丑,接着说细说起来很长,最后说宣扬出去会令人羞愧,层层递进,突出了诗人对这些丑事的批判态度。

在艺术手法上,起兴和重章叠唱的运用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懑和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即使是宫廷中的丑事也会受到民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