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体裁:这首诗属于七言古诗,形式较为自由,不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如渔樵生活的悠闲与官场生活的繁琐)、直抒胸臆(如“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高适诗歌风格: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风格雄浑悲壮,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诗虽然不是边塞诗,但同样体现了他诗歌中情感真挚、慷慨激昂的特点。
4. 历史典故:诗中引用了梅福和陶渊明的典故,梅福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上书言事却不被采纳的感慨;陶渊明的典故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