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之二古诗注解
点击数:0
原文《秋雨叹之二
朝代:唐朝 | 作者:杜甫 | 类型:写雨 写风 写马 写云 写风 写云 写雨 写马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 阑风伏雨:指风雨持续不断。阑,通“澜”,形容风雨的连绵;伏雨,即久雨。
  • 四海八荒:泛指天下、整个世界。
  • 去马来牛不复辨:化用《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典故,描绘出风雨交加中,视线模糊,难以分辨牛马的景象。
  • 浊泾清渭:泾水浑浊,渭水清澈,常用来比喻是非善恶分明。这里说难以分清,暗示社会的混乱和是非不分。
  • 禾头生耳:久雨使禾穗发芽,形状像耳朵,这是一种灾年的景象。
  • 黍穗黑:指黍子的穗子因长时间被雨水浸泡而发霉变黑。
  • 农夫田父:指种田的农民。
  • 衾裯(qīn chóu):泛指被子、床单等床上用品。
  • 相许:相互交换。
  • :通“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