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讲解
点击数:0
原文《倦夜
朝代:唐朝 | 作者:杜甫 | 类型:写水 写鸟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从诗句的分析来看,“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秋夜环境中,竹子带来的凉意侵入卧室,野外的月光洒满庭院角落,这种环境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露水的滴落声和星星的时隐时现,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宁静和深邃。“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两句,从动态的角度描绘了秋夜中的生命活动,萤火虫在黑暗中独自发光,水中的鸟儿相互呼唤,然而这种动态的描写并没有打破夜的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从整首诗的结构来看,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层层描绘,将自己的倦意和孤独之情融入其中,没有直接抒情,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以动衬静和借景抒情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含蓄、深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