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赏析
点击数:100
原文《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朝代:唐朝 | 作者:李白 | 类型:写雪 写风 写山 写水 写马 写人 人生 写湖 少年 写云 写鱼 写酒 人生 写风 写云 写雪 写马 写酒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

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

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

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

请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

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

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

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

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

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是李白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情感跌宕起伏,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身遭遇的不平。

诗的开篇以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起兴,营造出一种高逸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王十二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描写了寒夜的美景,孤月、银河、北斗等意象,展现出一种辽阔、清幽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痛斥那些斗鸡之徒,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皇帝的宠信,气焰嚣张;也批判了像哥舒翰这样的武将,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己吟诗作赋,才华横溢,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万言不直一杯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以鱼目和明月比喻平庸之辈和杰出之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庸才得势、贤才被弃的不满;“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以骏马和蹇驴比喻贤才和庸才,生动地描绘了贤才被压抑、庸才得势的社会现实。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如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也表现出一种超脱荣辱的旷达情怀,如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他以严子陵、韩信、祢衡等历史人物自比,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

最后,诗人通过对李北海、裴尚书等历史人物的怀念,进一步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富贵的虚幻,从而坚定了自己归隐江湖的决心,“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豪放,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傲岸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