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曹霸这位杰出画家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艺术、对时代的深刻感慨。
诗的开篇“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点明曹霸的身世,强调其高贵的血统与如今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为全诗奠定了一种今昔盛衰的基调。“英雄割据今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突出了曹霸家族的文化传承在他身上的延续,引出下文对曹霸艺术成就的描写。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几句通过写曹霸在书法上的追求以及对绘画的痴迷,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着和高尚的品格,不慕富贵,一心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曹霸在开元年间受到皇帝赏识,为凌烟阁功臣画像和画玉花骢马的情景。“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生动地表现出曹霸绘画技艺的高超,能够让褪色的功臣画像重焕生机。“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通过对功臣画像细节的描写,展现出曹霸画中人物的生动神态和英雄气概。
在描写画马时,“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花骢的神骏以及曹霸作画时的专注和高超技艺,将画中的马与真马相媲美,突出了曹霸画马的神妙之处,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匹栩栩如生的龙马从画中跃出。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通过对比曹霸和他的弟子韩干画马的不同风格,进一步衬托出曹霸画马注重骨相、有神韵的特点,强调了曹霸绘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诗的后半部分,“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描述了曹霸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他漂泊流离,只能为普通路人画像,生活穷困潦倒,还遭到世俗的白眼。诗人通过对曹霸晚年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对世态炎凉进行了批判。
最后,“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诗人由曹霸的遭遇联想到自古以来众多负有盛名的人,他们都命运坎坷,从而深化了主题,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曹霸个人的赞美和同情,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气势磅礴,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对比手法,如将曹霸的今昔生活对比,将曹霸与韩干的绘画风格对比,将曹霸的才华与他的不幸命运对比等,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同时,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描写细致入微,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的绘画艺术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