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注解
点击数:69
原文《葛覃
朝代:先秦 | 作者:诗经 | 类型:写鸟 父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⑵葛:多年生藤本植物,蔓生,茎纤维韧长,可制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覃(tán):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⑶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⑷施(yì):蔓延,延长。中谷:山谷之中。
  ⑸维:发语助词,无义。萋萋:茂盛的样子。
  ⑹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于飞:即飞。于,作语助,无义。
  ⑺集:落,栖止。灌木:矮小丛生的树木。
  ⑻喈(jiē)喈:黄鸟和鸣声。
  ⑼莫莫:茂密的样子。
  ⑽刈(yì):斩,割,收割。濩(huò):通“镬”,用镬煮。
  ⑾絺(chī):细的葛纤维织的布。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⑿服:穿上。斁(yì):厌倦,厌烦,厌弃。
  ⒀言:语助词。一说第一人称代词。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一说女师,古代教育贵族女子的女教师。
  ⒁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⒂薄:语助词,或曰为少。污(wù):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⒃澣(huàn):同“浣”,用水洗涤。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为礼服。
  ⒄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洗。
  ⒅归宁:出嫁后回家探望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宁,安宁,指向父母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