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诗名家点评
点击数:60
原文《定情诗
朝代:魏晋 | 作者:繁钦 | 类型:写风 写山 写人 别离 写草 叹息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宋代郭茂倩:《定情诗》,汉繁钦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以结绸缪之志。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殷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可为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伤悔焉。(《乐府解题》)
  明代钟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二语通篇线索。“香囊系肘后”:此句情深。“何以答欢忻”:答欢悦、结愁悲,哀乐不同,妙妙,妙在语不可了。“与我期何在,乃期东山隅”:《四愁》分作四章,所以效此处一章中藏四段,又连上“何以”数段。所以章法奇变。“望君不能坐”:不能坐寻常情事,却亏他想出说出,比搔首踯蹰语尤妙。“爱身以何为”五字温而情深。“谓君不我欺”:老实的妙。又云:许多“何以”字,妙在细求之,意义多无大别,语语犯重,反觉语语生意,细求则失之,又看他首尾腰腹藏露之妙。(《古诗归》)
  明代许学夷:繁钦乐府五言《定情诗》,才思逸发而情态横生,中用一法数转,可为长篇之式。冯元成云:“休伯《定情诗》何其蔓绕,然有伦有趣,颇得《国风》之体。”(《诗源辩体》)
  明代王夫之:净。止此一“净”字,古今人容易当不着,亦容易省不得。然试取曹植、潘岳长篇,勘之自见。(《古诗评选》)
  清代陈沆:繁与二丁德祖,俱摈七子之列,知其《定情》之作,必匪无病之呻。始合终睽,彼凉我厚,君臣朋友,千载同情。渊明《闲情》之赋,此导其前修。(《诗比兴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