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名家点评
点击数:67
原文《兰陵王
朝代:清朝 | 作者:周邦彦 | 类型:写风 写花 柳树 月亮 写水 写人 婉约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梨花 故国 写桥 写酒 写风 月亮 写桥 梨花 柳树 写酒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毛幵《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唯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宋·王灼《碧鸡漫志》:前辈云:“《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戚氏》柳所作也,柳何敢知,世间有《离骚》,惟贺方回、周美成时时得之。贺《六州歌头》《望湘人》《吴音子》诸曲,周《大酺》《兰陵王》诸曲,最奇崛。或谓深劲乏韵,此遭柳氏野狐涏吐不出者也。歌曲自唐虞三代以前,秦汉以后皆有,造语险易则无定法。今必以“斜阳芳草”“淡烟细雨”绳墨后来作者,愚甚矣。故曰不知书者,尤好耆卿。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闲寻旧迹以下,不沽题而宣写别怀,无抑塞。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周清真避道君,匿师师榻下,作《少年游》以咏其事。吾极喜其“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情事如见。至“低声问向進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等语,几于魂摇目荡矣。乃被谪后,师师持酒饯别,复作《兰陵王》赠之,中云:“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酷尽别离之惨,而题作咏柳,不书其事,则意趣索然,不见其妙矣。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云:“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浮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恨,是其法密处。故下文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书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清·谭献《谭评词辨》:已是磨杵成针手段,用笔欲落不落,“愁一箭风快”等句之喷醒,非玉田所知。“斜阳冉冉春无极”七字,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